愛普生石英振盪器產品特性和設計概念(上)

EPSON LOGO愛普生石英振盪器產品特性和設計概念(上)

愛普生石英振盪器設計方式介紹 (AT技術)
AN0025(April,2022)
文: 邱秉毅,服務於台灣愛普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 電子零件事業部。

  本篇我們將介紹傳統石英振盪器設計各種主流設計,內部搭載的石英元件應用方法和相關振盪電路設計的各種方法,特別是其設計下相關的優點、缺點,常被挑選的產品或電路設計應用,各主流石英振盪電路各有其優點,缺點,或許是反應在頻率電氣特性指標上,亦或是其零件生產成本上,或是零件生產後的品質和穩定性,

  我們會在本篇文章,分為上、中、下部三個單元,分別和讀者說明,本篇將為第一單元。

石英元件業界,石英振盪器設計主要電路方式種類


  傳統石英振盪器設計輸出頻率主要與石英晶片厚度有關,但選擇設計方式決定輸出特性優、劣有關 性,目前業界中主要採用四種主流電路設計方式 (參閱圖一),

石英振盪器設計主流方式

圖一. 石英振盪器設計主流方式

一. AT-XO ( Crystal Oscillator )

  搭載和輸出頻率相同(或整數乘二或除二)的石英晶片,設計電路所製造的石英振盪器, (石英晶片經過研磨,和上下電極組成的最後總厚度,決定特定諧振頻率,輸出頻率,如下圖)
石英振盪器設計主流方式

圖二. 石英振盪器設計主流方式


二. AT+PLLXO

  使用標準石英晶片設計,利用振盪電路內部中鎖相迴路 (AT+PLL 設計模式),得到任意頻率

三. HFF XO

  高頻基本波,振盪電路技術 (High Frequency Fundamental 設計模式)
石英振盪器設計

四. 3ʳᵈ Over-Tone XO

  利用石英晶片單元基本波諧振時,其三倍頻 (3rd Overtone)為諧振信號源,輸出其頻率。
石英振盪器設計
  電路設計者選擇何種設計方式的石英振盪器產品,取決於應用電路所需規格和特性,此四種設計方式製造的石英振盪器,提供不同等級特性規格,
  包含:頻率精準度、頻率溫度誤差、輸出信號上升、下降時間、抖動值(相位)....等特性上差異。
  通常需要高頻信號參考頻率的高速網路應用,常使用到上列第四種,透過基頻諧振信號中,三倍頻 (3ʳᵈ OverTone)特性,設計製造出的高頻時脈振盪器,它的信號品質和三倍頻條件下等效電阻特性(為 該石英晶片基頻條件下等效電阻的三倍)所生產製造品質穩定度較難控制,因此,愛普生時脈元件產 品線中未提供三倍頻設計的石英振盪器,

【第一單元】石英振盪器採用 AT Crystal 基本波諧振頻率設計模式

石英振盪器(參考圖三),使用內部搭載 AT 石英元件單元使用其諧振基本波(或是透過電路處理,將原基本諧振頻率透過整數除二或是乘二達成),設計本模式主要優點有:
 1) 工作溫度範圍內,其頻率精準度穩定,
 2) 可覆蓋頻率範圍 1MHz ~ 80MHz (缺點,為高頻化困難)
 3) 晶片大小尺寸可進行調整,僅需控制石英晶片厚度(小型化更佳)
 4) 高、低溫需求僅需調整石英晶片切割角度即可。
 5) 優異的 Jitter 特性,和高穩定產品製造品質。
石英振盪器內部結構

圖三. 石英振盪器內部結構

  一般供應商進行晶片加工方式,目前有兩種方式:傳統機械加工、光蝕刻製程(參考圖四)。
 
  愛普生目前新推出的石英振盪器,主要採用「光蝕刻製程」”技術,進行晶片表面加工,其產能與精準度皆能達到完美配合,實際運用到石英振盪器設計中,且具有高穩定、高精度等特性優勢。

  石英晶體原材料進行光蝕刻製程,經此加工技術更可提供的小型化、高性能,高度一致性得晶體單 元。石英振盪器內部所搭載的石英晶體單元,其基本波諧振頻率典型值和晶片厚度搭配振盪 IC 達到 輸出效果(參考圖二),晶片厚度決定輸出頻率高、低,此為最基本設計方式。當輸出頻率越高,石英厚度越薄,加工難度越高,為滿足加工與良率平衡,其晶片尺寸越小越能達此目的,故光蝕刻製 程最適合進行晶片加工首選。
傳統石英晶體振盪單元和光蝕刻加工比較

圖四. 傳統石英晶體振盪單元和光蝕刻加工比較


以上為本篇愛普生石英振盪器產品特性和設計概念的第一單元,如有任何石英元件或石脈需求或問題時,可洽詢台灣愛普生公司各授權電子零件代理商。
有關精工愛普生公司介紹相關連結 : global.epson.com/
瑞澤電子是EPSON電子零件代理商,如有興趣,歡迎
聯絡我們

#台灣愛普生 #電子零件事業部 #石英振盪器 #Jitter #Phase Jitter #石英元件

社群連結:YouTube | Facebook | Twitter


Back